7月11日,西夏陵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宁夏各界干部群众欢欣鼓舞。大家表示,将以西夏陵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全面提升保护管理、考古研究、价值挖掘、展示阐释、活化利用等能力水平,让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芒。
多年来,银川市不断加强西夏陵保护管理,逐步健全完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法规体系、资金保障、档案管理、游客服务,持续加大遗产监测、价值阐释、公众参与、对外交流、学术研究、文旅融合等方面工作,构筑起多层次、宽角度的科学保护管理体系。银川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银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遗成功必将有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银川历史文化价值,银川更是中国十大大美之城,申遗成功必将进一步提升“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国际城市形象。
经历了无数人的艰辛探索,从小范围、局部谨慎探索试验,到不断总结反思与迭代进步,西夏陵的文物本体保护工作逐步实现了科学有效保护。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主任熊军表示,站在新的起点,将切实把这一厚重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西夏陵申遗的成功,标志着宁夏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西夏陵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例,申遗成功将极大增强公众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同时提升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宁夏博物馆馆长王效军说,西夏陵作为宁夏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将对宁夏文物保护、博物馆工作以及文旅事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西夏陵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见证。”银川市文物局副局长杨建龙表示,将切实履行责任和义务,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科学的理念,实施精细化保护管理,持续努力确保西夏陵突出价值得到广泛传播、永续传承,讲好中国故事、宁夏故事,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西夏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为银川市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提供了丰富文化滋养。“西夏陵申遗成功,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文化根脉,传承民族精神,带动旅游业发展。”银川西夏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斌表示。
西夏陵申遗成功,这既是对宁夏文化遗产价值的国际认可,更为地方文博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石嘴山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博物馆副馆长司文飞表示,石嘴山将以申遗成功为契机,加强区域协同保护。吴忠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博物馆馆长唐斌表示,将以西夏陵申遗成功为契机,深耕社科普及职责,让文明密码化作精神血脉,镌刻于这片土地的记忆深处。中卫市博物馆馆长孙学锋表示,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卫市博物馆不仅珍藏着铜塔范、贲巴壶、褐釉双耳壶、铁犁铧等诸多西夏珍贵文物,而且有着极具区域内涵的文化遗产特色,将加强与区内外博物馆合作交流,推动地方文化瑰宝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西夏陵申遗成功的那一刻,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银川市西夏区副区长杨文智表示,近年来,西夏区全力推进西夏陵保护工作,通过系统性保护与整体性提升,不仅使这一历史文化瑰宝重现光彩,更让周边区域环境风貌得到质的飞跃。今后将依托宁夏西线黄金旅游带的区位优势,创新传播方式,打造沉浸式展示体系,让西夏陵成为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窗口。
文化自信从不是高冷陈列,而是普通人在历史中找到自身坐标。得知西夏陵申遗成功后,作为历史迷,固原市原州区第十八小学学生段沐辰特意拉着妈妈到固原博物馆参观。该馆常设展共展出5件西夏文物,其中西夏工监专印和西夏首领印目前正借展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参加“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这次没能看到这两件文物,但爸爸妈妈已经答应带我去西夏陵实地参观了!”段沐辰正迫不及待地计划西夏陵之行。(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剡文鑫 马骏 裴艳 李良 张璞 常宽 焦小飞 王若英 见习记者 杨月儿)